4月27日,经过两天的精彩角逐,第五届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实践技能(护理专业)比赛顺利完成所有竞赛内容,在甘肃卫生职业学院正式闭赛。本次比赛由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医药卫生教育专业委员会指导,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医药卫生教学与研究工作委员会主办,甘肃卫生职业学院承办,吸引了来自全国62所职业院校的200余名优秀教师参与。
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原院长、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医药卫生教学与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、赛项执委会主任刘华平,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医药卫生教学与研究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、赛项执委会执行主任王文海,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医药卫生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、赛项监督仲裁长高璀乡,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、赛项裁判长董丽,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、赛项专家组组长顾艳荭,上海健康医学院教授、赛项专家组副组长周进祝,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医药卫生教学与研究工作委员会执行秘书长、赛项秘书长兼专家组专家牟琳,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包磊,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、校长王建成等领导和专家出席闭赛式。
闭赛式由赛项执委会副主任、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副校长杨频主持。
闭赛式上,董丽主任对大赛进行点评,认为选手们以贴近临床的评判思维、融入数智的创新设计、娴熟的技术技能以及饱满的参赛热情完成了比赛,为本届大赛增添了光彩,体现了新时代护理教师的风采与水平。同时对大赛进行了三点总结,一是高度重视,全员凝心聚力,确保赛事高质量完成;二是赛制改革,创新驱动,激发教学新模式的形成;三是执裁规范,公平高效,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升。既指出了比赛亮点,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。
周进祝教授对说课程赛项进行点评,表示感受到了参赛选手的学习精神、对教师岗位胜任力提升的执着追求和对教师职业生涯的热爱。对大赛的体会主要包括:一是课程思政方面,思政有情、立德树人、德技并重,融传道、授业、解惑于一体;二是数智优化方面,能够合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教学过程,注意通过人工智能赋能作用把新方法、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标准融入在课程内容中,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、应对未来护理专业变化的发展能力,是一次成功的大会,具有重要引领价值的大赛。最后,他谈到关于本次大赛的问题与思考,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,希望教师们认识到学习是责任、是担当,学习永无止境,用智慧、真情和奉献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护理人员,向着新时代赋予教师的光荣使命奋勇前进。
闭赛式上,高璀乡、刘华平、王文海先后宣读了说课程赛项单项奖、护理技能赛项单项奖、团体奖、优秀指导教师奖名单。与会领导、来宾为获奖选手、团队颁发获奖证书、奖牌和奖杯。我校选手、团队表现优异,斩获多项荣誉。孙南竹老师荣获说课程赛项A赛道一等奖,韩媛媛老师荣获说课程赛项A赛道二等奖,学校荣获护理技能赛项A赛道一等奖、高职组团体一等奖,温萌老师、达朝锦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。
包磊书记致闭幕词,代表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全体师生,向关心支持本届大赛顺利举办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、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医药卫生教学与研究工作委员会、甘肃省教育厅、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诚挚的感谢,向莅临闭幕式的各位领导、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,向为赛事倾注心血的裁判团队、工作人员致以最诚挚的敬意,向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个人和团体表示最真心的祝贺,向参与赛事的全体选手和指导教师致以最真挚的问候。他表示,此次赛事不仅是技能的比拼,更是一次深刻的教育启示,期待与全国兄弟院校携手,共同破解医药卫生职业教育的痛点难点,在课程建设、教材开发、实训基地共建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交流,让医药卫生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“健康中国”战略。同时希望各位参赛教师带着赛事中的所思所悟,回到工作岗位后继续发挥“种子教师”的辐射作用,带动更多同仁深耕教学一线,让“敬佑生命、救死扶伤” 的职业精神在课堂上传递,让“精益求精、追求卓越”的工匠精神在实训中传承,为助力职业教育发展,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作出应有贡献。
最后,包磊书记宣布第五届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实践技能(护理专业)比赛胜利闭幕。
此次比赛的成功举办,不仅为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、交流学习的平台,也对推动护理专业教学改革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。学校作为承办方,凭借完善的比赛设施、周到的赛事服务和有序的组织安排,赢得了参赛选手和来宾的一致好评。未来,相信各职业院校将以此次比赛为契机,不断加强教学实践技能培养,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护理专业人才。
(来源:党委宣传部 撰稿:刘毓 配图:赵小斌 审核:张丽霞/毕效武 编辑:李佳璇)